近年來,我國乳制品行業的擴張速度令人瞠目結舌。自1993年起,三鹿奶粉產銷量連續15年實現全國第一。2007年,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00.16億元,同比增長15.3%。按三鹿自己的說法,三鹿一直在快車道上高速行駛,創造了令人振奮的“三鹿速度”。然而,在企業瘋狂擴張的背后,是內控失效的潛在風險?!霸谄髽I風險管控方面,三鹿事件將是MBA學習的經典案例”。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梅放認為,三鹿之敗在于內控的缺失。三鹿集團內控意識淡薄,風險識別、評估、控制能力低下,最終導致了“結石門”。
“大頭娃娃”的預警:內控意識淡薄
早在2004年4月,安徽阜陽“大頭娃娃”事件,三鹿就上過一堂風險警示課。當時,阜陽地方媒體公布本市45家不合格奶粉和偽劣奶粉“黑名單”中,三鹿奶粉榜上有名。隨之,三鹿嬰兒奶粉在全國多個市場被強迫下架,每天損失超過一千萬元。但經過緊急公關,17天后,三鹿從“黑名單”中消失,成功躲過了一劫。
且不論事情的性質如何,三鹿集團應該從中汲取教訓,加大公司內部治理與內控建設,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。然而,三鹿并沒有這么做。在三鹿集團網站的企業簡介中有這么一段話:“安徽阜陽‘問題奶粉’事件后,中國農村奶粉市場暫時出現‘真空’,為了快速搶占這塊市場,三鹿把銷售網絡從縣一級延伸到鄉、鎮級……僅2004年,三鹿集團就在短時間內在全國建立了12.3萬個鄉鎮銷售點?!笨梢姡凇按箢^娃娃”事件后,三鹿集團的關注點并不在內部治理,而在企業的外部擴張。處于擴張期的企業,往往為追逐利益而忽視內控建設,這正是三鹿留下的沉痛教訓。
“早產奶”的征兆:風險管控漏洞
企業在迅速擴張時期,風險點也在不斷增加,如果內控制度不健全,極易出現管理漏洞。2005年7月,三鹿酸奶在天津、衡水、滄州市場出現斷貨現象,生產廠銷售部與倉庫人員為了縮短物流時間,擅自將正在檢測過程中的產品提前出廠,導致了轟動一時的“早產奶”事件。三鹿在“擺平”輿論之后,除了將銷售部門有關人員調離崗位,對三鹿酸奶銷售直接負責人采取了扣除20%年薪的處罰外,沒有從消除內控隱患的角度思考問題,又一次失去了整改的機會。
風險點管控是企業內控的基本要求。一個企業的產業鏈越長,風險點就越多。對食品行業而言,質量監控無疑是風險控制的關節點。梅放認為,在企業迅速擴張的前提下,當公司整體利益與部門利益發生沖突時,就可能出現管理漏洞。
“結石娃娃”的反思:應急機制缺失
6月28日,財政部等5部委聯合發布《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》,其中第37條規定:“企業應當建立重大風險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,明確風險預警標準,對可能發生的重大風險或突發事件,制定應急預案、明確責任人員、規范處置程序,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妥善處理?!睉睓C制不健全,正是壓倒三鹿集團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據報道,從今年3月份起,三鹿就陸續接到一些患泌尿系統結石病兒童家長的投訴,一些媒體也開始以“某品牌”影射三鹿。然而,面對即將到來的危機,三鹿的應急機制幾近失效。在整個事情過程中,三鹿處理危機的方式是能推就推、能拖就拖、能瞞就瞞,導致事態日益惡化。直到9月11日東窗事發前夕,三鹿集團仍堅持說:“三鹿集團是國內最大的奶粉生產企業,公司的產品經國家有關部門檢測,均符合國家標準,目前尚沒有證據表明食用奶粉與患腎結石有必然聯系。”后來實在瞞不住了,公司才發布公告,承認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?!叭箾]有表現出一個大品牌面對危機時所應有的大氣魄和大動作。這樣遲鈍、被動的危機反應,足以讓公眾的信心跌到谷底。”學者林岳對三鹿集團的危機處理方式表示不解。